undefined

瑞典電影《抓狂美術館》是去年坎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獎的得主。導演魯本奧斯倫,擅長把人置身在如牢籠般的困境,透過事件的堆疊逐步脫去文明偽裝,最終坦露人性的軟弱與矛盾。

《抓狂美術館》的故事從一場單純的手機失竊案件開始,擔任美術館館長的男主角,鎖定竊賊地址發了恐嚇信。手機很快就尋獲,恐嚇信卻有如蝴蝶效應般延燒,挑動觀眾心中對階級、種族、道德的敏感神經。

(以下內文有劇情揭露,請斟酌觀賞!)

undefined

“The Square is a sanctuary of trust and caring. Within it we all share equal rights and obligations.”

「廣場內是信任與關懷的殿堂,在裡頭,我們有同樣的權力與義務。」

以矩形線條包圍,名為《廣場》的裝置藝術作品,是電影中與劇情相互對照的重要象徵,也是判斷電影角色行為的準則。創作者希望透過這個作品,重現人與人互助的烏托邦光景。然而,藝術所發揚的善,終究只是人類勾勒出的理想國,當人同樣置身「廣場」這一條船上時,取代互助出現的是「惡意」。片中最堪稱一絕的,便是原先用來作為美術館特展的宣傳影片,廣告公司卻為了商業成效,不僅拍攝手法血腥,還有乞丐入境,大大消費了社會中的無產階級。這起事件有如近期H&M官網請黑人模特兒,穿上繡有” Coolest Monkey In The Jungle”字樣的帽 T,而遭抵制的爭議翻版。而另一場行為藝術表演在晚宴上失控的重頭戲,也巧妙隱喻當代閱聽人根本無法分辨真實與效果的界限。以藝術與商業之名,旁觀他人之痛苦的「無知」,在螢幕內外都不斷上演著。

undefined

▲假戲真做的行為藝術,諷諭著當代觀者無法分辨傳播信息真偽的界限。

是怎樣造就了一個冷漠、忽視的社會,焦點回到個人,男主角的偽善是另一個片中的重要探討。他表裡不一,表面是個擁有高社會地位,形象翩翩的公眾人物。然而,權力之於他,只是作為吸引女性一夜情的費洛蒙,真正需要 guts時,卻拉不下臉。像是跟下屬在車內爭執誰該下車行動時、不願向共度春宵的女記者坦承風流韻事的情節,都對這位「大人物」檯面上落落大方的形象,揶揄諷刺了一番。(也恰巧呼應了前作《婚姻風暴》中男主角逃避妻子質問的景況。) 他對被恐嚇信殃及的無辜男孩,所做出的吝嗇行徑,最終成了在道德上絆倒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
魯本奧斯倫這回借藝術為題,以宏觀的視角、荒謬尖銳的劇情鋪陳,讓片中「廣場」的意念,隱喻著近來難民湧入的歐洲,也像我們所身處貧富差距的世代。廣場的邊界,如同藝術作品的景框,荒謬的錄像在作品內外同步放映著。《抓狂美術館》本身是幅深刻高明的藝術之作,同時也是面可以穿透、戒慎自我的警世明鏡。

undefined

▲飾演美術館館長的丹麥演員 Claes Bang,從一開始的偽善渣男到最後自我的覺醒與反思,表現十分深刻精采。 

【電影幕後花絮】

undefined

導演魯本奧斯倫獲得金棕櫚獎時,興奮激動的一刻。

1.《抓狂美術館》是瑞典電影史上第三次獲得坎城金棕櫚獎。前兩次分別為1951年《茱莉小姐》(Miss Julie),1944年《折磨》(Torment)

2. 飾演模仿猩猩的行為藝術家,演員Terry Notary本人即是專業的「猿類模仿演員」,曾透過動畫捕捉技術,在《猩球崛起》、《金剛》演出。

3. 片中模仿猩猩的橋段,靈感來自於藝術家Pierre Brassau 1964年在哥特堡美術館展出的抽象畫作。這系列作品受到許多藝評家的讚賞,然而Pierre Brassau本尊其實是一隻來自布羅斯動物園的黑猩猩。

4. 另一個模仿猩猩的靈感,來自俄國行為藝術家Oleg Kulik,他曾因為扮演一條狗,並咬傷了參觀民眾,引起社會的軒然大波。電影裡藝術家的名字”Oleg”,便是來自這位俄國藝術家。

5. 電影一開始手機遭竊的橋段,來自導演自身的慘痛經驗。

undefined

 以《使女的故事》爆紅的女主角 Elisabeth Moss,在片中飾演來自美國的女記者。

【更多影評】

【電影】聖鹿之死 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:孽力引爆 尤格蘭西莫的當代怪談

【電影】臨淵而慄Harmonium:家庭日常的不尋常

 【電影】母親 Mother !:從聖經角度解讀電影中的象徵

生活的美好 在於發現平凡的深刻

電影 旅遊 生活

更多即時資訊,歡迎關注《C'est 哈 Vie!》粉絲專頁

arrow
arrow

    Harv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